【第一戰觀戰心得】
◎Snell殺爆了!
你其實從數據上看(命中率),就可以看得出來Snell這場比賽打得有多好,但如果你實際去看比賽感受會更強烈,他的角色本身並沒有跟他在例行賽中太多不同,也就是說他沒有因為這是層級較低的比賽,就透過大量持球以及NBA經驗強求個人表現,他的進攻表現都是非常順暢的。
細部來看的話,他的外線出手變得更為堅決還有果敢,相較於在第一年例行賽時,常常會有空檔還想要尋找傳球目標,他這場比賽只要外線有合理的空檔就會出手;而他
這場比賽也有更侵略性的進攻手段,當他外線開始投進、對手貼身時,他利用帶一步的拔起跳投,以及非常流暢的運球過人,甚至還有飛扣的精彩表現。
目前看來我們在季外補強是比較難在自由球員市場補進較高等級的側翼,但某種程度上,也許公牛高層在FA市場沒有對側翼真正地下手,一方面是考量到今夏側翼球員的價格實在太高,然後公牛在側翼也是有球員正在等待成長。
他在夏季聯賽的表現,讓人聯想到Jimmy第二年的夏季聯賽。
◎McDermott的處女秀
這場比賽大概同時呈現了大家對他的看好跟看壞,他的出手快、而且本場雖然命中率不高,但那種不進你會知道那是「準的不進」,而他的傳球視野跟技巧也確實很棒,不過他的對抗性、速度加上運球以及其餘進攻手段的轉換,這場比賽是掙扎了點;他自己賽後接受訪問時,也承認這些部分是他要去適應的,再加上有些緊張,我個人也是覺得這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這場比賽,公牛的控球後衛並沒有很好地去設計進攻,對於他這種在NBA中應該要成為system player的球員來說,也會是影響。
◎低調紮實的Bairstow
Bairstow這場比賽本身並不是戰術圍繞的重心,但他卻能夠在有限的接球機會內,展現出他的面框切入、走位跟籃下進攻,顯然大一到大三都是角色球員、大四才變得分主力的他,對於角色上的變化是沒有問題的;而他在防守端,則是很符合我們的標準,包括不輕易被晃起、敢跟擅長於身體對抗、有正確的補防跟移位觀念。
這場比賽他的中距離倒是沒有太多的表現空間,但目前看起來他確實是個二輪末段一偷,G.Smith被交易走,讓他有可能在第一個球季可以看到稍微多點的上場時間。
◎其餘球員跟調度
這場比賽我很想觀察的K.Williams沒上,但看起來Griffin是打算第一場跟第二場,除了幾個主要的球員外,其餘的人在第一場跟第二場會分開上場,這樣的調度也許可以讓一般來說容易打得凌亂無章些的夏季聯賽,有個更組織化的球賽表現,畢竟在賽前磨合時間並不是十分長的情況下,初期的賽事讓球員在場上有較多的時間習慣彼此實戰的感覺,也是一個考量,這也是公牛的夏季聯賽這兩季,在我看來都打得相較其他參賽隊更有紀律些的原因吧?
這場後衛的表現,我想Baron靠他進攻端高效的表現以及一顆大號的壓哨三分,蓋過了Jones,也較能掌控進攻的節奏,但Baron防守端的問題不小;禁區球員的部分,在參賽球員中算老經驗的L.Thomas開賽初期有不錯的表現,但後來在禁區卻連防守籃板都不太能鞏固,Posthumus則是在場上最不像籃球員的一位。
【第二戰觀戰心得】
◎McBucket!!!
當然,我們可以去說夏季聯賽的表現不準啦等等之類的話,但是對於一個新人,你還能再要求他更多什麼嗎?他的準度、射程、跑位、傳球意識、進攻手段,然後包括展現出來經過一場比賽調整後的對抗性、速度跟防守,整個全面地壓倒對面在未來幾年內可能常常會被拿來比較的G.Harris,甚至還蓋了火鍋。
◎Snello!!!
這是國外球迷給Snell的新稱呼,看得出來是跟哪個人的綽號混合吧XD?他在這場比賽分成幾個階段,從上半場的超級三分雨,到下半場一開始有些空檔投不進後,他接著就轉換開始用切入來在進攻上表現,整體來說姑且不論手感,他相當地有自信,包括快攻的三分、遠距離的三分還有適時的選擇切入。
另外,他這場比賽算是把對手G.Harris對位搞得蠻慘烈的,而從這場比賽Snell跟McDermott對上夏季聯盟中算是高階水平的側翼組合Hariis+Q.Miller,還能有這種表現來看,公牛基於這兩個人而打算在側翼釋放多一點上場時間,應該是可以預期的合理決定。
◎Bearstow!!!
他這場比賽仍然是很不搶鋒頭地默默著卡位、防守跟擋人,他的犯規次數我覺得許多是太過嚴厲地吹判,有點被灌水,而他有個很精采的封阻(雖然被吹犯規),更重要的是他這場比賽兩次在中距離空檔漂亮地出手投進,對於像他這樣的新人禁區來說,這樣子的出手機會絕對是他最該展現穩定度跟把握住的。
◎Poing Guards???
隨著我們今天的幾個異動,我們的首席替補控衛確定是Kirk了,而我們也只剩下交易或是用老將底薪簽人的可能,也因此我們從summer league或是trainning camp裡面找人的可能性又更高了,也因此對於summer league的後衛們,也許可以花更多篇幅來討論。
目前為止上場時間最多的是L.Jones,但這看起來並不是教練團的中意程度區別,而只是單純地想要三場在控衛上,讓L.Jones、Baron跟K.Williams都能夠有輪替的機會,而他的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上面三個人中他缺乏明顯能到達或較接近NBA水平的單項能力。
Baron第一場展現了很不錯的得分能力,這一場則是展現出他創造隊友得分機會的能力,因此單從數據面的呈現來看,他應該會是三人之中感覺較有機會的,但是在我看來,他有些過於黏球(當然有可能是當時處於領先,在控制節奏);而他製造隊友得分機會的方式則多半是用切入過人製造,這當然不能說是他的弱點,但只是「切入能力」通常是層級提升時較難複製或轉換的能力;最後還是在防守端,他的弱項就很明顯。
反而是K.Williams,這場比賽有些失誤,但是那些失誤在我看來並不是球技或是疏忽產生的;此外他是三個人當中打法最像teammate、而非「合約爭搶者」的,他在場上的時候會很具體地指示團隊進攻走向,而且大學四年一直是球隊進攻第一選擇的他,也跟Bairstow一樣很快地轉換角色;還有就是他的外線把握度,這場看起來是真的還不錯;最後就是他的身材搭配防守,顯然是三個人當中最優異的。
假設他能夠把這樣的表現,隨著搭配隊友的層級(他這場較少跟三個主力同時在場)、上場時間、默契等比例地轉換跟呈現,那我覺得至少給他一張訓練營的合約,會是很難挑剔的作為。
◎其餘
Freeman這場比賽的手感不錯,但他很難到達接近NBA的層級,至少希望他能夠維持好表現,吸引到更多國外或是NBDL球隊更好的合約;禁區的部分,除了L.Thomas是固定的先發之外,其他人還真的乏善可陳。
這場比賽老席有在場邊觀賽,也有接受訪問,看得出來他的心情非常好。